下载APP

一键直聊,随时沟通

只能看得进碎片化信息,打工人文化体力告急

智通直聘

智通直聘

2025-10-15

只能看得进碎片化信息,打工人文化体力告急

第43届领秀猎聘会
⬆点击报名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受:

静不下心也看不进去长文,上了一天班只想看点会动的;
感觉时间都被短视频偷走了,下班只想刷短视频放松自己;
以前没有想到看似无聊的微短剧,现在成为了自己疯狂上头的“精神食粮”。


上了一天的班之后太累了,到家只想躺着,剩余的体力只能让我在几个熟悉的APP里来回切换,寻找乐趣。

职场人下班后娱乐打游戏

其实文化体力并没有明确定义,但是只要联想一下自己上班之后参加泛文化活动的时间和精力的变化,就能一键精准get到它的定义。

一、电量不足,文化体力被榨干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中的男主山音麦,因文学、电影和音乐的共鸣与女主走到了一起,开始了五年的恋爱生活。

走出校园进入职场后,男主投身于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每天下班后唯一的乐趣成为了玩儿一款智龙迷城(类似于消消乐、不需要动脑思考)的游戏。

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男女主共同话题的消失,他们的爱情故事也逐渐走到了终点。电影之所以触动人心,是因为很多人在男主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繁琐的工作内容、沉重的工作压力,挤压掉的不仅仅是打工人的生活休息时间,更能影响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精神世界。

不少网友分享,自己也逐渐变成了一个“文化穷人”,大学毕业前,“特种兵式旅游”说走就走,一天打卡八个景点还能活力满满。

上班之后已经没有出游想法了,虚弱的体力连爬楼都难,同时还伴随着发际线上移、想象力和表达欲逐渐降低等副作用。

职场人下班后阅读困难

工作之后才发现,职场中的“隐形杀手”不是来自老板的PUA和大饼,也不是暗戳戳使绊子的同事,而是文化体力被榨干,精神层面变得贫瘠。

二、文化体力缺失,是为什么?


钱流向不缺钱的人,苦流向能吃苦的人,文化体力流向哪里是个谜……不过可以确定的就是,自从上了班,就渐渐地患上了一种没有特效药、不可逆的文化体力消失综合征。

朋友七七表示:工作之后没有力气去捣鼓自己的兴趣爱好了,以前还能每天更新日记,记录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感悟,现在连长一点的电影、电视剧都看不下去了。最近打开日记本,上一篇日记已经是半年前的记录了。

有网友表示:打工人更大的工伤,是“失去了灵气。”看到自己以前写出来的文字都不敢相信那是自己写的。

工伤.png

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网友吐槽:工作之后,虽然物质层面毫不充裕,但是精神层面变得贫瘠了啊,工作时间外,任何涉及到需要动脑子的事情,我都无动于衷!

三、给内心松绑,接纳自己的虚弱状态


当代年轻人不断内耗和焦虑的一点就是:立的flag和完不成的现状之间的矛盾,导致自己不断陷入焦虑。

假期之前给自己制定任务:这个假期我一定要读完几本书,追完几部有深度的影片,而当假期结束时,很多人看着计划清单上没有完成的选项,陷入自责和焦虑。

大脑想上进,身体在摆烂,整个人就在内耗的状态中越耗越累,最后还得靠刷短视频缓缓。

文化输入,是需要意志力、专注力和体力的,它耗费的能量不比上班少;很多人缺少的不是变得更好的意识,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文化体力严重缺失。

工作并不是只付出体力和脑力劳动,还需要付出情绪劳动。即使只是坐一天什么也没有做,但是情绪上仍然在不断消耗。

对于大部分打工人来说,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很难将工作上升到事业的层面。

电量告急时,尽量划分工作与生活的分界线,放过自己、给自己留出一个可以喘息的空间,不妨心安理得地躺平一会儿。

想看的书、想追的剧太多,但是时间有限看不过来,通过短视频或者音频获取消息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时间不是只会优待那些全力飞奔的人,偶尔,它也会奖励那些懂得捕捉生活中美好,走得相对较慢的人!

职场工作放松状态

回到“累”的状态,看清自己的情绪、给自己的内心松绑、不对自己步步紧逼、接纳虚弱的状态,才能更好的拥抱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