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表妹跟我分享:刚开始找工作时候的合租室友小凤,前两天问我家乡那边的旅游攻略,于是跟她闲聊了两句。
小凤得知表妹现在还在两年前那家公司感到很震惊,说她这两年已经换了几家公司了,月薪也从最开始的三千,涨到了一万出头。
得知了前室友的近况,表妹对她表示祝福的同时,也忍不住对自己两年没涨的工资感到焦虑。
一、人均月薪过万是打工人的错觉
在社交平台上,我们看到了太多网友晒出来的高薪。
月薪3-5万工作毫无成就感
应届生月入过万
大厂年薪百万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月薪过万好像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们也经常听到周围的人谈论月薪过万,好像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标准。
全员中产,唯我独穷,为什么全世界就只有我赚得这么少?

其实是因为,平均工资,是典型的“平均数”,自然存在“被平均”效应,人均月薪过万,本来就是打工人的错觉,其实真正拿高薪的人,少之又少。
来算这样一笔账:如果三个人的工资分别是8000、10000、12000,那么这三个人的平均工资是一万,每个人的工资相差就不大;
换一组数据,三个人的工资分别是20000,4000,6000,平均下来也是一万,但是每个人的工资差距就不小了。
对于薪资来说,平均工资其实并不具有参考性,我们之所以会觉得,人均月薪过万,其实也是因为我们常常只看到那些月薪过万的成功故事,陷入了“幸存者偏差”,加上媒体的报道和社交网络的影响,让人产生一种,所有人都月薪过万的错觉。

二、这才是普通人的工资真相
在社交平台上看到这样一个话题:#普通人一年真的连十万都挣不到吗?”
话题引发了网友广泛讨论,网友表示:一年挣十万,平均月薪要稳定拿8333以上才行,而在现实中,三四千的工作才是大部分人的收入,一年工资能有个五六万,能攒下一两万就已经很不错了。
2025年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4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为124110元和69476元”。

平均到每个月,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分别为:10242.5元和5789.67元,工资不过万,才是大多数人的现状。
三、认真过好自己的生活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话题:#为什么我们越努力,反而越焦虑?#
有一个高赞回答是:“焦虑的本质,是对不确定性的恐惧,但人生本就是一场充满未知的旅程,正是这些不确定性,才让每一次进步都更有意义。”
赚更多的钱,过更好的生活,一直是我们追求的事情。
但其实,并不是高收入就一定幸福,低收入生活状态就一定不佳。有人拿着高薪,却还是觉得孤独,有人拿着低薪,但是家庭和睦身体健康,一家人也其乐融融。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表妹:工作双休,工作内容不复杂,和同事关系也处得很好,也有时间投入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中,她的工作其实也不差。
有看过这样一句话:“经济基础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生活质量,但是健康、家庭、时间、自我价值和人际关系等等,也同样值得关注。”

我们不必为社交媒体上他人的成功叙事感到焦虑,停止比较,将重心放回到自己的生活上,把羡慕别人的时间拿来提升自己,努力去到更好的行业,拿到更高的薪资,过好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