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总是被领导误解?
为什么领导不给自己机会?
为什么领导总是冲自己发脾气?
这些问题的根源可能在于:与领导相处的时候,踩中了一些误区。
张丽俊老师说过:“对待领导的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成熟度”,仔细想来确实如此。
职场中,与领导的关系往往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幸福感、工作收益和工作前景,今天想来跟大家聊一聊,职场中,与领导相处,有哪些误区?
一、站在领导对立面
陈力的方案在会上被领导严厉批评,说他的方案没有数据支撑,他觉得是领导故意在会上让他难堪,故意找他麻烦,从这之后开始消极怠工,慢慢被边缘化了。
职场中,有人对领导对着干,可能出于领导对自己的不认可,也可能是因为看不惯领导的某些表现,于是就会用对立的态度与领导相处。
当你站在了领导的对立面时,会觉得领导的要求是刁难,领导的批评就是针对,于是忍不住公开与领导唱反调,消极怠工等,但最终只会在对抗中消耗自己。

过来人都知道,职场中千万不要与领导对立,这种对抗型的态度,不仅会让你无法获得想要的资源和支持,还会限制自己的成长空间。
二、不敢与领导沟通
小涵的团队接到了一个重要项目,在处理工作时,她遇到了一个技术问题,当时想着能靠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就没有向领导汇报,结果花了一周问题还没有解决,严重影响了项目进度。
在项目评审会上,领导知道了原因之后非常生气,觉得小涵工作能力不足,还没有团队意识,还在项目会议上公开批评了小涵。
职场人有一个很普遍的误区,就是觉得:只要我做得好,领导一定会看到的,于是就不会主动汇报工作,要么就是不敢与领导沟通,于是选择逃避。
这就像是掉进了一个“反馈黑洞”,领导不知道你的日常工作到底是什么,每天在做什么工作、关键时候会错过一些领导提供的帮助或者资源、长此以往,可能会让领导对你失去信任。
三、公开质疑领导决策
一次项目讨论会上,在周越汇报工作的时候,领导对他的一个方案提问,想让他详细解释一下,但他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我等下会讲到的”,当时旁边的人都感受到领导变了脸色,后面同事提到他,也暗暗说他情商不高。
职场中有不同意见很正常,但不是所有的场合都适合表达自己的异议。

在会议或者其他公开场合,直接反驳或者质疑领导的决策,一方面会让领导觉得,损害了他的威信;另一方面可能会被贴上不服从管理的标签,即使能力很强,也可能会被边缘化。
四、过高承诺目标
社会心理学有这样一个现象,叫做规划谬误——我们往往会低估自己完成一项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上学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在心里暗自规划:我要放假前几天就完成所有假期作业,这个假期要看完多少本书,学会什么技能,临到开学才发现,自己的规划一点都没有执行。
职场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并不是给领导承诺越高,事情做得越多,领导就会越相信你,如果给到的承诺很高,但是最后没有完成,领导反而会因此失望。
因此,我们在给到领导承诺时,需要认真做好事前的准备和分析,跟领导表明完成工作前提假设是哪些,有哪些潜在的风险等等,提前管理领导的预期。
五、越级汇报工作
除了以上几点,职场中还有一点很忌讳的是:越级汇报工作。
网友momo分享:永远不要越级汇报,这往往是个坑。她表示:自己的直属领导总是让自己越级汇报,结果真的听他的话越级汇报了,却被叫去解释了,最后反而被裁员了。
职场中,每个层级存在都有它的道理,中层领导承担着信息过滤和问题解决的管理职责,越级汇报可能让直属领导猜忌、让大领导觉得你不懂职场规则,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开展。

当然,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如果事情非常紧急并且直属领导联系不上时,这种特殊时期可以考虑向上汇报,但也要及时跟直属领导汇报,按照流程走。
结语:
在职场中,我们都想遇到好领导和自己的职场贵人。
但其实,领导的好和坏也是双向的,我们与领导的相处方式不同,领导对我们的态度可能也会不同,自然而然,他们在我们心目中的好坏定义也不相同。

希望大家都能避开以上误区,在职场中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注:以上名字均为化名